經常看著楊老師三不五時在拜祖先,就很好奇,到時何時要拜呢?
只知道要幫祖先做忌,但似乎還有別的時間點。。
那天才了解,一般拜祖宗的家祭,總共有三個時間點:
一、四季節:春天定在「清明節」、夏天定在「端午節」
秋天定在「中元節」、冬天定在「冬至」。
二、過年時:有二個時間點,一個是除夕的晚上、另一個是春節的早上。
三、紀念日:再來就是近祖的逝世紀念日了,一般是拜到(父母親、阿公阿媽、阿祖等三代)
而祭拜時都需準備七雙筷子、七個酒杯、七個碗。。
從小到大,一直很好奇,為什麼拜拜時桌上總有七雙筷子、七個酒杯、七個碗
一直以為,我們家有七個人,所以才要擺出七組
後來又以為可能是有七個祖先吧~~
但後來才發現,老師說了才懂。。
原來是,漳州所運用小黃道「生老病死苦生老」
而七套,剛好是「老」,三個七,就剛好待合「三老合成生」
這樣符合禮,期望祖宗能團聚一番、後代生生不息。
且記得筷子的頭(如圖)應朝向桌子內側而不是祖宗牌
但基本上,祖先回來吃,是吃「炁」不是吃「食物」
而記得每一分鐘斟酒一次,1-7斟為「一巡」,共要三巡
斟完三巡後,基本上祖先也吃的差不多了。。
這和拜祖明不一樣,神明是不必要「三巡」的。
這真的挺有趣的,又多了一個常識了,覺得超棒的。。。
雖然愈來愈少人重視傳統禮儀,但古老聖賢必有其道理的
提供給大家參考喔~~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